第二十三章圆梦(一)_玖叶书
笔趣阁 > 玖叶书 > 第二十三章圆梦(一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十三章圆梦(一)

  就这样,我进入了北京大学,成了中国最高学府中的一员,自从身份转变之后,我内心觉得充实了,每天走在校园,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,我第一次有了亲切感,是啊,我现在已经不是外人了,消除了距离感,融入了校园,成为了这众多求知份子中的一员。

  平时上完课,我喜欢去未名湖。

  未名湖。

  未名湖是个海洋,诗人都藏在水底,灵魂们都是一条鱼,也会从水面跃起。

  在这湖畔,有很多名人大家在这里学习,有“写下我只愿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”的海子,“诗歌应当是语言的利斧,它能够剖开心灵的冰河。在词与词的交汇、融合、分解、对抗的创造中,犀利夺目的语言之光必将照亮人的生存。诗歌直接从属于幻想,它能够拓展心灵与生存的空间,同时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。”的戈麦等。

  我特别喜欢夏天的未名湖,一片绿荫,风景醉人,但真正吸引我的是,北大的情侣,他们或坐在木凳上,或坐在石阶上,或坐在石头,两人各自拿着一本书,或诗歌,或历史,或哲学,或外文,相隔一尺间隔,这一尺是他们对爱情新的诠释,是各自对美好爱情的维护,相恋却不相碍,为了各自梦想而一起奋斗,相互互勉,偶尔间的小憩,抬头相视一笑,便又沉浸于梦想的海洋,或许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。

  有时也能听见他们在谈论诗歌,辩思哲学,回顾历史,展望未来。这是北大一隅,是中国最高学府的一角,便知此学府的校风,少年强则国强,这是中国新风貌的凝聚和浓缩,也许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才会有这种风貌,回想我以前去的其他高校,里面学风不浓,情侣之间的恋爱也和阡陌之间一般,搂搂抱抱、亲亲我我,相互缠绵。

  虽说我会沉浸于这种美好,但是内心深处还是会感到孤独,这里是中国最高学府,汇集中国最顶尖的学子,是精英人士的生活、学习、恋爱世界,这里和以往自己渡过的地方是两个世界,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气和素质。

  但我还是感到孤独,灵魂还是有一点孤寂,虽然身子进入了这座学府,但是我的灵魂、我的精神还是没有融入这个圈子,依旧孤独,内心深处甚至认为纵然是这里,还是有点平庸,我有时会从骨子里感到,我的追求还远不止如此,北大或许也承载不了我的梦想,我的才华、梦想依旧需要自己探寻,不停的摸索,即使穷尽人生,我也要找到答案…

  如果说孤独是一种病态

  那么我已无药可救

  我走过四季

  见证过花开花谢、寒来暑往

  却依旧不曾发芽

  四号教学楼,不止是因为这里的老楼,她是北京大学历史的见证。老楼与四号教学楼之间则是圆形花坛,上面撰刻着中国的一些大家,他们是一群有志的作为英雄,借用诗句“生当为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,他们是精神的承载,是民族的脊梁,看着他们的生平介绍,就会将我们带进他们的那个时代,那个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耻的时代,但即使是敌强,纵然是国破家亡,他们还是肩挑国家重任,为中国守住底线,撑起了国家精神和脊梁。

  那本是武力时代,本是属于武将争雄,逐鹿中原的时代,他们却凭着傲骨,民族风骨,国家铁骨在乱世中谱写了属于自己的篇章,在历史长河中,变为一颗颗璀璨的珍珠,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愈加变得弥足珍贵,变得永垂不朽。看着北大历史的介绍,从民国的艰辛历程,忽然自己已处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作为一位旁观者,看着在日本侵略者铁骑蹂躏之下,文人的艰辛之路。

  孙子兵法有云:用兵之法,全国为上,破国次之;故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欲消灭一个民族,必先灭其文化。

  为了中国文化可以薪火相传,在战争无情的摧残之下,各个高校开始了“流亡之旅”,他们深知教育乃是民族复兴之本,泱泱华夏名族,历经千年,依然屹立东方,虽说敌强我弱,但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中国不会亡。只要国魂犹在。

  面对侵略者对高校的无情,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北平大学、北平沙发大学、北洋大学、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变为流亡学校,这是文人墨客对祖国的信心,是对侵略的斗争,是对以后中国的期许。

  国破、家散、流亡,山河为其悲鸣,花草为其哀戚,但也有清风为其抚慰,明月为其指路,鸟兽为其鼓舞。第一阶段流亡至长沙、西安,在国立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私立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,北平大学、北平师范大学、天津北洋工学院(北洋大学)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,设立西北(西安)临时大学。

  各所大学搬迁一次,随着战火蔓延、敌人的轰炸,又开始了下一次的迁址,即使是敌机轰鸣,弹片与碎石横飞,文化的气息、知识的氛围都不曾屈服而愈发坚强。在这种环境下,学生、老师同仇敌忾,对知识的渴望从未停息,对科学的探索从未止步,他们保留了火种,将高校精神融入了民族大义,也为后人展现了那时候的莘莘学子的面貌。红军不怕远征难,“文化长征“同样万水千山只等闲。

  看着这些历程,缅怀着这些前辈,我心中思绪万千,对知识的渴求,对信仰的尊重,对理想的坚持,可以克服时代的艰辛,纵然一步一难,步履维艰,也要谱写自己的篇章,体现自己的价值。但是现在呢?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就要这么碌碌无为吗?就要纸醉金迷,无作为度过一生?荒废大好韶华?不,我么必须要做些什么,即使不是那么的惊天动地,风起云涌,也要将自己的知识和能量发散出去,百年之后,我可以依然存在,而不是仅仅化为一抔黄土。

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北大的食堂,可谓是集天下之珍馐,一处即可涵盖各地美食,作为北京大学食堂的代表,博士公寓旁的三号食堂可谓是八珍玉食,食前万丈。国内八大菜系,鲁、川、粤、苏、闽、浙、湘、徽应有尽有,炒、爆、熘、炸、烹、煮、炖等包罗万象,欧洲的美食,美洲的佳肴,中东的特色等应有尽有,可谓是百天不重样。因食堂只对内开放,所以这里也是一处体现北大校貌的地方。

  北大学生,是天之骄子,是国之栋梁,他们比其他大学的条件要优越,不管是经济还是品格方面,虽不缺钱,但是他们却深知粒粒皆辛苦,一粥一饭,思来之不易,毫不铺张浪费,相当节俭,一馒头、一碗汤、一碗米足矣,没有其他大学那种吃一口要一盘的现象。虽是食堂,也弥漫着知识的气息,吃饭的时候,静谧落座,品美味,读著作,偶尔眉头紧皱,时而嘴角上扬,会心一笑。对我来说,这里就是伊甸园,可以品美味,欣赏北大独特气质,美食虽可口,远不及人自醉。

  从食堂出来,经常看到有穿着红色夹克衫,衣着朴素的女生,骑着28破自行车,向图书馆、教室而去,像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,不求奢华,在朴素中透着高贵,在举止间表现优雅。从她们的眼中,仿佛就可以看到中国的未来,这是一种精神,一种坚持,一种品质,一种属于北大的独特魅力。她们就像一朵朵鲜花,一颗颗幼苗,在北大这个文化气息的土壤中,慢慢的成为国花,变为栋梁之才。

  对于我来讲,已不仅仅是老爷子把我招收过来。

  土壤微生物专业,近期特别忙,上基础理论课程,查文献,做实验,写论文。每天五点多钟起床,开始补充这一天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,翻阅大量文献,来开展一天的学习,这时候我才真正的发现,自己的基础有多薄弱,自己犹如知识海洋的一叶扁舟,在瀚海的学海中显得那么渺小。虽然这一年来,老爷子给我大量资料,让我快速补充需要的基础知识,有时候甚至要翻阅数学、化学、物理学等学科,来进行知识的交汇融通,也是因为这个学科专业涉及的领域和需要的其他学科支撑太广、太多。

  除此之外,我还要帮实验室的几位博士生博士后的师哥师姐,他们在做生物领域内的实验,在研究土壤固氮的有机酶的转化,植物神经传导与土壤微生物菌群的电解质疏导,这些是师兄师姐的实验论文,由我来负责实验数据,去实验大棚采集等工作,每次回来都晚上12点了。

  我们实验室有11个人,2名博士后,4名博士,5名硕士,是国家重点实验室,老爷子是这个领域内的学术领头人,是土壤微生物腐植酸领域的鼻祖,每年申请面上的基金,要中好几个,几千万的基金。而且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生物领域的研究学者,都要向老爷子请教,都要进行科学的交叉延伸,有生物学界的大家,请教植物成长与土壤的关系,什么样的土壤适合什么样的作物?有农业教授来寻求自己实验的所必需的技术支持,有化学专家来探讨学术,老爷子可谓是泰斗级别人物,在中国学术届很有权威和名气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